秋日赠别西溪故友

一剑南游惯,山行秋始凉。
草枯泉脉见,树合地形长。
去马冲残雨,归鸦背夕阳。
临岐更何语,涕泪在衣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送别老友的场景,充满了萧瑟的离愁和深沉的友情。

前两句"一剑南游惯,山行秋始凉"说诗人习惯独自仗剑远游,此时山中已感受到秋意。用"一剑"暗示漂泊的游子形象,"秋始凉"既写实景又暗含离别的心境。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景物描写:"草枯泉脉见"写草枯后泉水脉络清晰可见;"树合地形长"写树木依地形生长;"去马冲残雨"写友人骑马冒雨离去;"归鸦背夕阳"写乌鸦驮着夕阳归巢。这些画面感极强的描写,通过"枯草"、"残雨"、"归鸦"等意象,营造出浓浓的秋意和离愁。特别是"去马"和"归鸦"的对比,更凸显了离别的伤感。

最后两句"临岐更何语,涕泪在衣裳"最为动人。诗人在分别的路口,千言万语化作无声的泪水,打湿了衣衫。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表达,将离别的痛苦推向了高潮。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最后的情感爆发,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诗中"秋凉"、"草枯"、"残雨"等意象的运用,使离别的哀愁与秋天的萧瑟完美融合,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周是修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