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耕民樊秀才

溪南得新雨,微萌浮绿坰。
晨及聊负耒,初旭破高冥。
慈牸迟鸣犊,小策挥柔青。
角端带春泥,亦复挂一经。
回缘即竟亩,取读辄为停。
池塘稻白芽,感时含帝灵。
嘉种在良播,樊生安得宁。
苗长重耘耨,况恐生蟊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农耕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农民樊秀才勤劳质朴的生活和诗人对农耕的赞美。

开头写溪南刚下过一场春雨,田野里冒出嫩绿的草芽。天刚亮,樊秀才就扛着农具下地干活,朝阳驱散了晨雾。他耐心地等着母牛慢慢走,小牛跟在后面,轻轻挥鞭赶着牛群。牛角上还沾着春泥,牛脖子上挂着本经书——说明樊秀才是个爱读书的农民。

他耕完一圈地就停下来读会儿书,看到池塘边稻谷冒出白芽,感受到春天万物生长的神奇力量。诗人感叹:好种子需要好好播种,樊秀才这么勤劳的人怎能闲得住呢?秧苗长大还要反复除草,更怕害虫来破坏。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把读书人参与农耕的新鲜感写得生动有趣。牛角挂经的细节特别传神,既表现樊秀才半耕半读的生活,又暗含"耕读传家"的传统理想。最后两句提醒农事需要持续付出,透露出对粮食生产的重视。这种将文人雅趣融入田间劳作的写法,让平凡的农耕生活有了诗意。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