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中甫上舍

淮清楼头花,白下桥边酒。
醉杀少年郎,借问君知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醉酒场景,语言直白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淮清楼头花,白下桥边酒"像两个电影镜头:第一个镜头对准酒楼栏杆边怒放的鲜花,第二个镜头切换到桥头摆着的酒坛。这两个地名(淮清楼、白下桥)都是南京古时的地标,诗人用具体的地点让画面更有真实感。

后两句突然转向人物特写:一个喝得烂醉的年轻小伙。这里的"醉杀"是夸张说法,不是真醉死,而是形容醉得厉害。最后一句"借问君知否"突然打破画面,像是摄影师突然转头问观众:你看懂这少年的心事了吗?

全诗的精妙在于留白。诗人只呈现了四个画面碎片:花、酒、醉汉、提问,却让读者自己拼凑故事。可能是在说青春就像盛放的花,要及时行乐;也可能暗示少年借酒消愁,而他的心事就藏在没说出口的部分。这种"说一半藏一半"的手法,比直白抒情更有味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