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 早春晴暖,落灯后风雪凄然,藤蔓欺寒,花事殊寂寂也

唤幽禽梦醒,问急响、花铃谁掣。试晴扇香,香心如倦蝶。

弱翅犹怯。暗想西园事,镜中孤影,叹好春难折。凄风夜半吹还彻。

细糁游尘,斜迎舞雪。长条冻添冰缬,又因循错过,灯市佳节。

寒宵情切,按清歌乍关。待向朱栏底,寻步屧。而今怕理吟箧,任红迟露萼,绿抛烟荚。

探芳景、俊游空说。都则把、艳冶年光付与,恨眉啼睫。

金觞御,己是愁结。那更堪、听取银云外,孀娥吊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早春时节天气忽暖忽冷的变化,以及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上阕以"幽禽梦醒"开篇,用拟人手法写鸟儿被风铃声惊醒,暗示天气突变。作者想出门赏花,却发现花朵像疲倦的蝴蝶一样无精打采,连翅膀都打不开。回忆往昔西园赏春的快乐,如今只剩镜中孤影,感叹好春光难以把握。半夜凄风把花瓣吹得像雪片般飞舞,枝条上结满冰晶,错过了元宵灯会的热闹。

下阕写寒夜里的愁绪。想唱歌排遣却突然停下,想去朱栏边散步又提不起兴致。连写诗的兴致都没有了,任由红花迟迟不开,绿叶纷纷飘落。探访春景的计划成了空谈,把大好春光都浪费在忧愁中。举杯消愁愁更愁,最难受的是听到云端传来孤雁的哀鸣,仿佛在凭吊逝去的月亮。

全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天气变化与心情起伏紧密结合。用"倦蝶"、"孤影"、"冻枝"等意象,生动表现了早春的萧瑟和人生的无奈。最后"孀娥吊月"的比喻尤为动人,把孤独感推向极致。词中那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伤,对时光虚度的悔恨,很容易引起现代读者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