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参拜曹娥庙时的所见所感,充满神秘色彩和怀古幽情。
前两句写诗人虔诚参拜曹娥庙时,仿佛能感受到曹娥清澈的灵魂。这里用"魂清"形容曹娥高洁的形象,也暗示庙宇氛围的肃穆。
中间四句通过四个生动的画面展现庙宇环境:风吹动古老的经幡,月光洒在退潮的江面,过路人在读碑文,香火被游客点燃。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既古老又有人气的祭祀场所,动静结合,古今交融。
最后两句写祭祀时的音乐响彻云霄,把全诗推向高潮。通过"汉朝曲"点出这个传统已延续千年,而音乐直冲云霄的描写,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义,暗示曹娥精神的崇高。
全诗妙在将现实场景与历史想象融为一体:风吹幡动是眼前景,"汉朝曲"是千年传承;行人读碑是当下行为,残潮月色引发怀古幽思。诗人通过时空的交错,让读者感受到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
翁逢龙
翁逢龙,生卒年待考,南宋诗人,字石龟,四明 (今浙江宁波)人。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通判平江府,知建昌府(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二)。事见《吴都文粹》续集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