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颂 其四
睇禹陵兮岿然,邃珍馆兮蟺蜎。敞别室兮遗象,崇英霸兮千年。
谂越民兮非黩祀,推世家兮自迁史。肇无馀兮开国,传后裔兮奋起。
痛夫椒兮深衄,同国人兮劳佚。采蕺兮食何味,尝胆兮志密笃。
封以内兮种所司,阃以外兮蠡所知。羌厉志兮澡耻,迄乘时兮决机。
盟上国兮王致胙,按山南兮恢土宇。陟鉴台兮睨东海,矩天门兮模地户。
惜规图兮不弘,几弓藏兮犬烹。蹇七术兮遗恨,怅五湖兮遐征。
尚蝉嫣兮复续,终与享于鼻祖之庭。
现代解析
这首《会稽颂 其四》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写越王勾践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国家从失败到复兴的历程。全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1. 开篇写景:诗人先描写了禹陵的庄严和古老建筑的神秘,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这里提到的"禹陵"是大禹的陵墓,象征着中华文明的起源,为后文写越王勾践的故事做了铺垫。
2. 勾践复国:诗中重点讲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吴越战争中,越国惨败("痛夫椒兮深衄"),但勾践没有放弃,而是带领百姓吃苦耐劳("采蕺兮食何味"),卧薪尝胆("尝胆兮志密笃"),最终成功复国。
3. 治国智慧:诗中提到勾践善于用人,内政交给文种管理("封以内兮种所司"),军事委托范蠡负责("阃以外兮蠡所知"),展现了明君的治国之道。
4. 历史遗憾: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遗憾之情。虽然勾践成功复国,但最终未能保持初心("惜规图兮不弘"),功臣文种被杀("几弓藏兮犬烹"),范蠡隐退("怅五湖兮遐征"),暗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
5. 结尾升华:最后诗人将勾践与更古老的先祖大禹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这种坚韧精神的传承和敬仰。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 - 展现了从失败到成功的奋斗历程 - 既有对英雄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 激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斗志
普通人读这首诗,可以感受到: - 历史人物的鲜活形象 - 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 成功背后的代价与思考 - 中华文明的传承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