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再和石窗词长《米寿放歌》原(《八十自寿》六阕)韵 其四
我亦耽书成雅客,含毫逸兴无边。
每因吟赏废宵眠。
草求曲水趣,楷学洛神妍。
书苑新葩如簇锦,纷纷过眼云烟。
飘零墨海有余欢。
流行抛白纻,守分坐青毡(青毡指王献之书风。)。
每因吟赏废宵眠。
草求曲水趣,楷学洛神妍。
书苑新葩如簇锦,纷纷过眼云烟。
飘零墨海有余欢。
流行抛白纻,守分坐青毡(青毡指王献之书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临江仙》词牌下的一首作品,是作者给自己八十岁生日时所作的诗。其中,作者通过对书法的热爱,表达了自己晚年生活的乐趣和心境。
首先,诗的开头“我亦耽书成雅客”表明了作者对书籍和书法有深厚的兴趣,他已经成为一位有情趣的文人。“耽书”指沉迷于书本,而“雅客”则是指有文化修养、有文雅情趣的人。
接下来的“含毫逸兴无边”描绘了作者在挥毫泼墨时的那种自由自在、充满灵感的状态。这里的“含毫”是指握笔,“逸兴”则指豪放的情怀。
“每因吟赏废宵眠”则说明作者为了书法和诗词的欣赏,常常熬夜不眠,完全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中。这不仅表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充实和满足感。
接下来两句“草求曲水趣,楷学洛神妍”是对书法技巧的描写。作者追求行书(草书)的自在流畅,模仿曲水边的自然流畅;同时也学习楷书的工整优美,就像洛水女神般婀娜多姿。这里的曲水、洛神都象征着美的事物,作者将书法的追求上升到了艺术审美的高度。
“书苑新葩如簇锦,纷纷过眼云烟”表达了作者在书法艺术的世界中感受到了众多新作品的涌现,就像彩色缤纷的花朵,又如转瞬即逝的云烟。这象征着作者在艺术的海洋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创新和变化,既兴奋又感慨。
最后两句“飘零墨海有余欢。流行抛白纻,守分坐青毡”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的感悟。作者虽然在书法的海洋中经历了一些波折(飘零),但依然保持着乐观和享受的心态(有余欢)。他选择了像王献之一样,不追求流行,而是坚持自己的风格(抛白纻,守分坐青毡),这也是一种对艺术个性的追求和坚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以及在艺术道路上的追求和坚守,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满足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