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归园田 其一
自古养志者,遁迹于深山。
一往将终焉,岂复知岁年。
有时罹世网,如鱼脱于渊。
归来不争里,治此无竞田。
邈然云霞姿,潋滟眉睫间。
相逢共谈笑,乃在义农前。
试语宠辱事,寒灰久无烟。
紫芝出涧底,元木生岩巅。
心随麋鹿远,迹与鸥鸟闲。
我愿从之游,朝夕同悠然。
一往将终焉,岂复知岁年。
有时罹世网,如鱼脱于渊。
归来不争里,治此无竞田。
邈然云霞姿,潋滟眉睫间。
相逢共谈笑,乃在义农前。
试语宠辱事,寒灰久无烟。
紫芝出涧底,元木生岩巅。
心随麋鹿远,迹与鸥鸟闲。
我愿从之游,朝夕同悠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逃离世俗纷扰、回归自然田园的理想生活。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人生选择 诗人开篇就说"自古养志者,遁迹于深山",指出真正有追求的人往往会选择隐居山林。就像困在渔网里的鱼终于回到水中,诗人也摆脱了社会规则的束缚,回到与世无争的田园。
2. 田园生活 诗中用"云霞姿"、"紫芝"、"元木"等自然意象,描绘出隐居地的纯净美好。在这里可以自由自在地和邻居谈笑,话题都是上古淳朴时代的故事,完全不用理会世俗的功名利禄("宠辱事"像冷却的灰烬一样不再冒烟)。
3. 心灵自由 "心随麋鹿远"是诗眼,说明隐居不仅是身体逃离,更是心灵获得自由。像麋鹿一样无拘无束,像鸥鸟一样悠闲自在,这种状态让诗人向往,愿意永远这样生活下去。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把每个人内心都有的"逃离都市"梦想写得生动具体。那些山间植物、动物不仅是景物描写,更象征着纯粹本真的生活方式。诗人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成就,而在于内心能否像大自然一样保持自在平和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