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越王楼时的壮丽景色和复杂情感,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朱红色的楼阁高耸在碧绿江烟之上,当年贤明的越王曾在此游玩。群山像剑锋一样指向远方的皇宫,江水像"巴"字一样蜿蜒绕城流淌。这里用"剑峰"形容山的险峻,"巴字"描绘江水的曲折,画面感极强。
后四句抒情:眼前景色将人间分隔千里,而权贵们却在享受歌舞升平。如今登楼远眺百感交集,想到大家都享受着仁政的恩泽,忧愁自然消散。诗人通过对比人间与天上的不同景象,暗含对现实的思考,最后以"惠化"(仁政)带来的慰藉作结。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地理景观与历史情怀完美融合,站在高楼上看山河,既有空间的开阔感,又有时间的纵深感。最后两句尤其温暖,传递出只要天下太平,个人愁绪就能化解的积极人生态度。
刘暌
一作刘骙。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宣宗大中时,于兴宗为绵州刺史,登越王楼,赋诗寄朝中知友。暌与李渥同为乡贡进士,陪兴宗登眺,并赋诗奉献。事见《唐诗纪事》卷五三。《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