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独自站在江边亭子里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悲凉和家国情怀。
开头两句写诗人独自来到锦江边的亭子,远眺万里江景,敞开心怀。这里的"散远襟"可以理解为放下心中郁结,让思绪随江水飘远。
中间四句是情感的核心部分:秋风似乎要吹散游人的足迹,落日却依然激发着壮士的豪情。回头看衡阳方向(可能暗指战场),那里还在流血牺牲;什么时候才能等到天下太平,可以悠闲地品尝美味("烹鲟"象征着和平生活)呢?
最后两句用"中流击楫"的典故(东晋祖逖北伐时击桨立誓的典故),表达诗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说这种遗憾之情不会随着暮雾消散,暗示壮志难酬的悲愤会永远留存。
全诗通过秋风、落日、江水等意象,将个人孤独感与家国情怀巧妙融合,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饱含不屈的斗志,读来令人感同身受。诗人用日常景物表达深刻情感,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他内心的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