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江景,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1. 江景描写(前六句): 夕阳洒满江面,一叶孤舟缓缓前行。芦苇丛在风中摇曳,发出萧瑟的声响。诗人刚从城里出来,突然感受到秋天的清爽。这里用"肃杀声"暗示秋天特有的寂寥感,孤舟与落日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人在自然中的渺小。
2. 人生感悟(中间四句): 诗人感叹人世间的道路总是充满压迫和狭窄,而江湖(自然)却显得宽广包容。他自述平生喜欢独来独往,与江上的白鸟为伴。这里"白鸟盟"是拟人手法,把白鸟比作知己,暗示诗人追求自由、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3. 世事感慨(最后四句): 诗人说自己见过太多世故人情,新鲜事却总能让人吃惊。只有江边的山峰,历经岁月依然青翠。这里用"陈人"与"新事"的对比,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而江上峰的"眼中青"则象征着自然界永恒不变的真谛。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城市与自然、人世与江湖、变迁与永恒),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在万事变迁中,唯有青山不改本色,暗示人应该像青山一样保持本真。诗中"孤舟"、"白鸟"等意象清新自然,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
杨友夔
杨友夔,字舜韶,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与许顗同时,年长十馀岁。事见《彦周诗话》。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