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顺公还吴

自得清凉界,因乘溽暑征。
禅心无住著,游脚有归程。
宛水浮杯小,吴云托钵生。
松枝东向处,知是旧经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顺公)在酷暑中结束云游、返回吴地时的情景,展现了禅者超脱自在的精神境界。

前两句写僧人启程的原因:他在修行中获得了内心的清凉境界("自得清凉界"),所以才能在闷热的夏季启程远行("溽暑征")。这里用外在的炎热反衬僧人内心的宁静。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僧人的形象:他的禅心不受外物束缚("无住著"),看似漂泊的云游其实有明确的归途("有归程")。经过宛水时用小小的木杯饮水("浮杯小"),在吴地的云霞下托着饭钵化缘("托钵生"),这些细节展现了僧人简朴自然的修行生活。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看到松枝向东伸展的方向,就知道那是他曾经修行过的地方。"松枝东向"这个自然景物成了记忆的路标,既点出归途,又暗含佛法无处不在的禅意。全诗通过平凡的场景,传递出僧人随遇而安、万物皆可悟道的豁达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