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元夕
六鳌驾山海上来,立向龙楼千万尺。
一派韶音起半空,鸾凰扶辇骖飞龙。
宫扇初分仙仗列,天颜咫尺回重瞳。
流光数点金绳走,欻忽灯毬灿星斗。
一轮明月正当天,宝鉴流煇绝纤垢。
火树银花取次开,华采尡耀金银台。
罗帏匝地暖云合,沈檀爇鼎香风回。
光禄当筵进璚液,簪绂峨峨环列辟。
戎夷酋长杂蕃王,总沐恩光侍瑶席。
乐出梨园部队分,伶官稽首先敷陈。
清歌妙舞逞奇绝,繁弦脆管相缤纷。
黎庶嬉游溢城阙,快睹争先恣欢悦。
叹息生来未前闻,何幸升平身所阅。
吾皇圣德天与同,万国尽在钧陶中。
礼乐脩明百度举,垂衣端拱跻时雍。
五风十雨和气协,年登赋足民安业。
川后坤灵迭献祥,赫赫光华昭简牒。
乐民之乐古所希,皇仁遍覆无偏私。
开宴张灯当此夕,千秋万岁长为期。
愚生寡昧自贻戚,回首云泥成迥隔。
清宵飞梦绕蓬瀛,落月寒窗正愁寂。
侧闻优诏覃恩波,弃瑕擿垢咸搜罗。
排云献赋会有待,作诗先继康衢歌。
现代解析
这首《戊戌元夕》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盛况的宫廷诗,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盛世繁华的赞叹和对个人际遇的感慨。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万国尽在钧陶中") 诗人回忆过去在京城做官时看到的元宵盛景: - 用"六鳌驾山"形容巨型花灯像神龟背山而来,突出皇家气派 - 描写宫廷乐舞的奢华场面:仙乐半空回荡,皇帝仪仗如天神降临,歌舞表演精彩纷呈 - 特别提到外国使节("戎夷酋长")也来赴宴,显示国家强盛、万邦来朝 - 反复强调"升平""圣德",赞美皇帝治国有方,像陶匠塑造陶器一样治理天下
第二部分("礼乐脩明"到"赫赫光华昭简牒") 继续歌颂太平盛世: - 用"五风十雨"说风调雨顺,"年登赋足"说百姓丰衣足食 - "川后坤灵"指河神山神都来献祥瑞,强调这是被史书记载的辉煌时代 - "乐民之乐"特别指出:能让百姓快乐的统治者非常难得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 笔锋一转写个人境遇: - 现在自己失意落魄,只能靠做梦回到当年盛景 - 听说朝廷广纳人才("弃瑕擿垢"指不计较小缺点),自己还有机会 - 最后表示要先写这首赞歌,等待将来献上更好的作品
诗歌亮点: 1. 强烈对比:前面极尽奢华的热闹与结尾"落月寒窗"的冷清形成反差,突出人生起伏 2. 纪录片式描写:像用文字拍纪录片,从花灯、音乐、舞蹈到外宾,全面展现古代"春晚"盛况 3. 巧妙双关:"钧陶"既指制陶技艺,又暗喻皇帝治理国家的手段 4. 真实感:不全是吹捧,最后透露出知识分子在盛世中依然可能怀才不遇的复杂心态
现代启示: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古代元宵节远比现在热闹,也反映出:即使在大唐盛世,普通人(包括官员)的生活也会有巨大落差。诗人既歌颂时代,又保留个人思考,这种既赞美又不盲目崇拜的态度值得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