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正何须、阳关肠断,吴姬苦劝人酒。中年怀抱萦萦处,看取伴烟和柳。柳摇首。笑飞到家山,已是酴醿后。留连话旧。同溪上儿童,颇曾见我,有此故人否。
相逢地,还忆今宵三韭,青山只了迎候。东风自送归帆去,吹得乱红沾袖。暮云皱。听杜宇高高,啼向无何有。江花垂手。任春色重来,江花更好,难可少年又。
相逢地,还忆今宵三韭,青山只了迎候。东风自送归帆去,吹得乱红沾袖。暮云皱。听杜宇高高,啼向无何有。江花垂手。任春色重来,江花更好,难可少年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中年人在旅途中的感慨,用生活化的场景和生动的比喻,道出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前半部分)像一组电影镜头:开篇就用"不用唱伤别的阳关曲"来反衬离别的苦涩,酒馆里江南女子劝酒的画面特别鲜活。中年人坐在烟雾缭绕的柳树下发呆,那柳枝摇头晃脑的样子,仿佛在笑话他——等回到家乡,春天都快过完了(酴醿花谢是春末的象征)。最妙的是他想象和家乡小孩聊天的场景:"你们见过像我这样的老朋友吗?"这个问句藏着对物是人非的担忧。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更深沉的抒情。用"三韭"(指粗茶淡饭)这样接地气的意象,带出对简朴生活的怀念。东风把船帆吹向归途,却把花瓣吹得沾满衣袖——这个细节特别动人,明明是回家,却带着"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惆怅。最后用杜鹃啼血、江花垂手的意象,把情绪推向高潮:就算明年春色更美,但谁能让少年时光重来呢?就像我们如今常说"岁月是把杀猪刀",词人用"江花更好,难可少年又"九个字,就把这种遗憾说得既唯美又扎心。
全词最打动人处在于:它不直接说"我好难过",而是通过劝酒场景、摇头的柳枝、沾衣的花瓣这些具体画面,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笑着流泪"的复杂心境。特别是把"时间无情"这个抽象概念,转化成"小孩认不出老去的自己""看得到美景却找不回青春"这些人人都能懂的日常体验,这正是古典诗词穿越千年的魅力。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