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酬无言兄颁政二章 其一

凤不出丹穴,姬孔叹且思。
忽来乃为时,不计身安危。
采色炫世眼(四库本作服),鸣声漏天机。
高梧寄孤巢,俯仰反自悲。
矧复鴳雀俦,妒喘如筒吹。
我知盛名下,忧惙甚井眉。
宠辱更事耳,何异秦晋饥。
生身等(四库本作寄)世间,宁免相贷资。
公乎岂人谋,天特相兹时。
奈何不自量,径欲力撼之。
如我实助喜,良是昔所期。
蜀笺冰不如,忽枉洒兰辞。
三复重太息,无术可肉飞。
要看(四库本作安着)笔如椽,涂(四库本作空)改生民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有才华的人不被重用的无奈,以及面对现实压力的复杂心情。

诗人用凤凰比喻人才——凤凰本该住在神树上(丹穴),但如今却无处可去,连圣贤(姬孔指周公、孔子)都为之叹息。这里暗指有才能的人得不到施展机会。

中间部分描写现实困境:当凤凰偶尔出现时,它的光彩会吸引世俗目光,叫声会泄露天机(比喻才华外露反而招祸)。住在高树上反而更显孤独,连小麻雀(鴳雀)都会嫉妒地叽叽喳喳。诗人说自己虽然有名声,但内心比井边打水人还焦虑。

接着用三个生活比喻:宠辱得失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平常(秦晋饥指基本需求);人活在世上就像借钱过日子(互相依赖);真正的机遇其实是天意安排("天特相兹时")。但总有人不自量力想对抗现实,而诗人自己也只能暗自期待转机。

最后收到朋友赠诗(蜀笺指信纸,兰辞指优美诗文),诗人反复读后叹息:自己虽然文笔好(笔如椽),却无法真正改变百姓生活(生民诗)。全诗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收尾,透露出知识分子在困境中的无力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