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下扬子江

咄咄南登江上台,江头日暮使人哀。
曾闻岭海多迁客,未见风尘终弃才。
返照断虹收雨去,夜潮随月度江来。
燕云蓟树三千里,天末孤臣首重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站在长江边,看着夕阳下的江水,内心充满孤独和忧愤的情感。

第一句"咄咄南登江上台"用感叹的语气开头,表现作者登上江边高台时沉重的心情。第二句"江头日暮使人哀"直接点明黄昏时分的江景让人感到悲伤,奠定了全诗忧郁的基调。

中间四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他说听说过很多有才华的人被贬到岭南("岭海多迁客"),但没想到连风尘(指社会)都会抛弃真正的人才。这里暗含了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接着用"断虹收雨"和"夜潮随月"两个生动的自然景象,暗示人生的起伏变化。

最后两句将视野拉远,作者遥望北方三千里外的燕云蓟树(指北京一带),作为一个被朝廷疏远的臣子("天末孤臣"),只能频频回首眺望京城,表达了对朝廷既眷恋又失望的复杂心情。

全诗通过江边暮色的描写,抒发了知识分子在仕途受挫后的苦闷。作者把个人命运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让读者能感受到他那种孤独、无奈却又心系朝廷的矛盾心理。诗中"未见风尘终弃才"一句尤其打动人心,道出了古今怀才不遇者的共同心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