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泽口循江堤陆行二十余里至田关复登舟即事
潜江三日住,舍舟忽遵陆。
劳人故草草,安便岂吾欲。
破晓雨初霁,草树霭如沐。
日出烟未散,闻鸡辨茅屋。
肩舆苦欹侧,舆卒杂樵牧。
所欣风土佳,笑语共僮仆。
宛然故乡景,娱此异乡目。
劳人故草草,安便岂吾欲。
破晓雨初霁,草树霭如沐。
日出烟未散,闻鸡辨茅屋。
肩舆苦欹侧,舆卒杂樵牧。
所欣风土佳,笑语共僮仆。
宛然故乡景,娱此异乡目。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从水路转陆路的旅途见闻,充满生活气息和乡土情怀。
前四句交代背景:作者在潜江住了三天,突然离开船只改走陆路。虽然旅途劳顿让人疲惫,但安逸舒适本就不是他追求的生活态度。这里能看出作者随遇而安的性格。
中间六句描绘清晨赶路的画面:雨后初晴的黎明,草木沾着水汽显得格外清新。太阳升起时薄雾还未散尽,循着鸡叫声能辨认出远处的农家茅屋。这些细腻的观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接着四句写赶路的真实体验:轿子颠簸不稳,抬轿的民工和砍柴放牧的村民混在一起赶路。虽然条件艰苦,但作者反而欣赏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和随行的仆人说说笑笑。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眼前熟悉的田园风光让他想起故乡,虽然身在异乡,这些景象却给了他慰藉。全诗通过平凡旅途中的细节,传递出作者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和思乡之情,语言平实却充满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