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为陈太守本深

青山一带云漠漠,天外峥嵘耸崖崿。平坡漂渺接郊原,远树阴森倚林壑。

诛茅结屋两三间,翠屏相对心长闲。疏篱曲径颇幽辟,小桥流水鸣潺湲。

神仙地位何萧爽,玉笋瑶琴露仙掌。骚人闭户恣哦吟,野客携筇自来往。

乃知画者天机精,经营位置须臾成。飞湍怪石胸次出,孤峰绝岸毫端生。

恍如匡庐连五老,又似清原白鹭好。人间此景如可求,吾将解绶归来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隐居图,通过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画面布局 诗的前半部分像展开一幅水墨长卷:远处是云雾缭绕的青山和陡峭山崖,中景过渡到平缓的郊野与茂密树林,近处则聚焦两三间茅草屋。这里有精心设计的隐居元素——弯曲的小路、篱笆、小桥流水,共同构成世外桃源般的场景。

2. 生活意境 诗人用"玉笋瑶琴""骚人吟诗""野客来访"等意象,展现理想中的隐居生活:既有琴棋书画的雅趣,又有朋友往来的热闹。特别提到"心长闲",点明这种环境能让人真正放松身心。

3. 艺术与现实 后半段称赞画家技艺高超,能快速将胸中丘壑转化为纸上山水。最后四句是诗眼:当诗人看到画中堪比庐山、白鹭洲的美景时,直接表示"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地方,我马上辞官归隐",强烈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渴望。

全诗的魅力在于: - 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带我们游历画中风景 - 通过具体细节(如潺潺水声、弯曲小径)让画面活起来 - 最后的情感爆发让读者产生共鸣——谁不向往这样自由的生活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