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余松子落,病起笋成篁。

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用极简的笔墨勾勒出两个生动的自然画面,传递出生命循环的哲思。

前一句"冷余松子落"像是用延时镜头拍下的冬日特写:严寒过后,松果自然开裂,松子簌簌坠落的场景。这里的"冷余"用得巧妙,既点明季节特征,又暗示这是严寒消退后的宁静时刻。松子坠落本是自然现象,却让人联想到生命成熟后的自然归宿。

后一句"病起笋成篁"突然切换到春日镜头:病弱的竹笋经历寒冬后,竟茁壮成长为挺拔的竹林。"病起"二字赋予竹子拟人化的生命力,展现脆弱到强韧的蜕变过程。一个"成"字生动记录下生命形态的质变瞬间。

两幅画面形成精妙的四季对仗:冬去春来,凋零与新生交替。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松子坠落与竹笋新生的自然意象,让读者感受到生命在沉寂中孕育、在逆境中勃发的永恒力量。这种"以景说理"的手法,比直接说教更有感染力,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王随

(973—1039)河南人,字子正。真宗咸平间进士。累擢知制诰,以不善制辞,出知应天府,改扬州。未几,权知开封府。后历知杭州、河南府,所至有惠政。仁宗明道二年,拜参知政事。景祐二年,知枢密院事,寻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以无所建树,及与同僚屡起忿争,为韩琦弹劾,罢相,出判河阳。卒谥文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