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囚灯

五详三覆始施刑,明灭兰膏岂足凭。
可惜当年杀严续,无人为益决囚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司法审判的严肃性和冤案的悲剧。

前两句说古代处决犯人要经过"五详三覆"(多次审核)的严格程序,连行刑时点的油灯(兰膏)明灭这种小事都要考虑,说明古人对待死刑非常谨慎。但诗人马上反问:这些表面功夫真的能保证公正吗?

后两句用了一个典故:南唐大臣严续被冤杀时,没人敢为他点"决囚灯"(一种象征公正审判的仪式)。诗人借此讽刺当时的司法制度——表面程序再完善,遇到权贵迫害无辜时,这些形式都成了摆设。

全诗的精髓在于:通过对比理想的司法程序(前两句)和残酷的现实冤案(后两句),揭露了封建司法的虚伪性。就像现在说的"程序正义不等于实质正义",制度再完美,执行时也可能变味。这种对司法公正的思考,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曾极

抚州临川人,字景建,号云巢。曾滂子。承家学。朱熹得其书及诗,大异之,遂书问往来,期以深望。因题诗金陵行宫龙屏,忤丞相史弥远,谪道州,卒。有《舂陵小雅》、《金陵百咏》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