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仁卿还湖州
昔年东吴望幽燕,长路北走如登天。
捉来官府竟何补,还望故乡心惘然。
江南冬暖花乱发,朔方苦寒气又偏。
木皮三寸冰六尺,面颊欲裂冻折弦。
卢沟强弩射不过,骑马径度不用舡。
宦游远客非所习,狐貉不具绨袍穿。
京师宜富不宜薄,青衫骏马争腾骞。
南邻吹笙厌粱肉,北里鼓瑟罗姝妍。
凄凉朝士有何意,瘦童羸骑鸡鸣前。
太仓粟陈未易籴,中都俸薄难裹缠。
尔来方士颇向用,读书不若烧丹铅。
故人闻之应见笑,如此不归殊可怜。
长林丰草我所爱,羁靮未脱无由缘。
高侯远来肯顾我,裹茗抱被来同眠。
青灯耿耿照土屋,白酒薄薄无荤膻。
破愁为笑出软语,寄书妻孥无一钱。
江湖浩渺足春水,凫雁灭没横秋烟。
何当乞身归故里,图书堆里消残年。
捉来官府竟何补,还望故乡心惘然。
江南冬暖花乱发,朔方苦寒气又偏。
木皮三寸冰六尺,面颊欲裂冻折弦。
卢沟强弩射不过,骑马径度不用舡。
宦游远客非所习,狐貉不具绨袍穿。
京师宜富不宜薄,青衫骏马争腾骞。
南邻吹笙厌粱肉,北里鼓瑟罗姝妍。
凄凉朝士有何意,瘦童羸骑鸡鸣前。
太仓粟陈未易籴,中都俸薄难裹缠。
尔来方士颇向用,读书不若烧丹铅。
故人闻之应见笑,如此不归殊可怜。
长林丰草我所爱,羁靮未脱无由缘。
高侯远来肯顾我,裹茗抱被来同眠。
青灯耿耿照土屋,白酒薄薄无荤膻。
破愁为笑出软语,寄书妻孥无一钱。
江湖浩渺足春水,凫雁灭没横秋烟。
何当乞身归故里,图书堆里消残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元代文人描写官场困顿和思乡之情的作品,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南北生活差异和知识分子的无奈。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前16句通过南北对比,写尽官场艰辛。北方"木皮三寸冰六尺"的严寒与江南"冬暖花乱发"形成强烈反差,用"面颊欲裂""狐貉不具"等细节描写寒酸处境,而"南邻吹笙""北里鼓瑟"则反衬出同僚的奢靡生活。
2. 中间12句写朋友来访的温暖。在"青灯土屋""白酒无荤"的清贫环境中,朋友"裹茗抱被来同眠"的举动格外珍贵,他们用"软语"互相安慰,暂时忘却"寄书妻孥无一钱"的窘迫。
3. 最后4句抒发归隐之志。诗人向往"江湖浩渺""凫雁秋烟"的自由生活,渴望回到"图书堆里消残年"的读书人本色。结尾"何当"二字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力感。
全诗魅力在于: - 用"骑马径度不用船"等生动比喻让抽象感受具象化 - "瘦童羸骑鸡鸣前"等画面感强烈的细节描写 - 将个人遭遇升华为一代知识分子的集体困境 - 在自嘲中保持文人风骨,如"破愁为笑"的豁达
诗人通过自身经历,揭示了在功名与初心之间的挣扎,最终表达了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这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至今仍能引发读者共鸣。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