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许秀才

祖工俪句集刊行,业贩儒书乃父能。
莫耻向人傭作字,世裨文教后须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许秀才的读书人,他的祖辈擅长写工整的对句并出版成书,父亲则以卖儒家书籍为业。作者劝慰许秀才:不要因为替别人写字打工感到羞耻,因为这样的工作实际上是在为文化教育做贡献,将来必定会推动社会文教事业的发展。

全诗传递了三个核心思想:
1. 肯定家学传承 - 用"祖工""父能"体现许秀才家世代与文字结缘
2. 破除职业偏见 - "莫耻"二字直接否定"替人写字是低贱工作"的世俗观念
3. 强调文化价值 - 指出文字工作看似普通,实则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化传承("世裨文教")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一句的远见:就像现在我们说"文化传播者"很重要一样,诗人早在古代就看清了文字工作者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作用。他用"后须兴"三个字预言:这样的工作未来一定会被重视。这种对文化工作价值的坚定认同,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启示。

陈藻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