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水云诗卷

当时兴废事,说著意犹悲。
自谓水不返,谁知云解归。
十年麋鹿恨,一卷杜鹃诗。
又入离骚国,清弹霜叶飞(影印《诗渊》册六页四一三五)。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读友人汪水云的诗卷后,内心涌起的复杂感慨。

前两句"当时兴废事,说著意犹悲"直白地道出:谈起当年的国家兴衰往事,至今心里还充满悲伤。这里用"兴废"代指朝代更替的大事,说明诗人对故国念念不忘。

三四句"自谓水不返,谁知云解归"很巧妙:本来以为像流水一样逝去的东西再也回不来(暗喻亡国不可逆转),没想到却像云朵一样还能飘回来(指在诗卷中重温旧事)。这里用"水"和"云"对应友人的名字"水云",既是文字游戏,又暗含深意。

五六句"十年麋鹿恨,一卷杜鹃诗"形成强烈对比:十年来像失群的麋鹿般漂泊的遗憾(用麋鹿比喻亡国后的流离),都浓缩在这一卷令人落泪的诗篇里(杜鹃啼血象征悲痛)。数字"十"和"一"的对比,凸显了时间之长与诗卷之珍贵。

最后两句"又入离骚国,清弹霜叶飞"把读诗的感受比作进入屈原的《离骚》世界,琴声清越中仿佛看见霜叶纷飞。这个画面既指诗卷内容悲凉如秋,也暗示作者读诗时心潮起伏,就像被秋风卷起的落叶。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克制而深沉的哀伤。诗人没有嚎啕大哭,而是通过流水、云朵、麋鹿、杜鹃、霜叶这些意象,把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化作可感的画面。特别是"水不返"与"云解归"的转折,既写出绝望中又见希望的复杂心境,又暗藏对友人诗作的赞美——那些以为永远失去的,在诗中又重新找到了。

刘渊

宋江北平水人。理宗淳祐间增修《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宋以前依《切韵》所分二百零六部合并“同用”各韵,为一百零七部,后世亦称“平水韵”。其书不传,所分韵目见元熊忠《古今韵会举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