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飞鹊/夜飞鹊慢 大德乙巳中秋,会仇山村于溧阳。酒

林霏散浮暝,河汉空云,都缘水国秋清。
绿房一夜迎向晓,海影飞落寒冰。
蓬莱在何处,但危峰缥缈,玉籁无声。
文箫素约,料相逢、依旧花阴。
登眺尚馀佳兴,零露下衣襟,欲醉还醒。
明月明年此夜,颉颃万里,同此阴晴。
霓裳梦断,到如今、不许人听。
正婆娑桂底,谁家弄笛,风起潮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绘中秋夜晚美景和人们情感的诗词。让我们逐句来分析:

1. “夜飞鹊慢 大德乙巳中秋”:点明了时间和事件,是在一个特定的夜晚,即大德乙巳年的中秋节。

2. “林霏散浮暝”:林间的雾气逐渐散去,夜晚的迷雾渐渐明朗起来。“暝”代表暮色、夜晚。这一句展现了夜晚逐渐明朗的景色变化。

3. “河汉空云”:银河中的云彩稀疏,暗示了中秋节的晴朗夜晚。“河汉”即银河。

4. “都缘水国秋清”:都是因为水乡的秋天如此清澈明朗。“水国”指的是水乡,这里也暗指了中秋节的氛围。

5. “绿房一夜迎向晓”:绿色的植物仿佛一夜之间就向着清晨生长开放。“绿房”可能是指中秋节的月光下的绿色植物或桂花等。这一句展现了中秋夜晚的生机勃勃。

6. “海影飞落寒冰”:海面上的影子仿佛飘落在寒冰之上,形象地描绘了中秋夜晚的清冷和宁静。

7. “蓬莱在何处”:蓬莱是神话中的仙境,这里表达了对于仙境的向往和追寻。但接下来的句子又带出了现实的感受。

8. “但危峰缥缈”:高耸的山峰在月光下显得缥缈而神秘。这一句描绘了山峰的朦胧美。

9. “玉籁无声”:玉籁代表音乐,这里指周围静谧无声,只有中秋夜晚的宁静和美好。

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人们在中秋节的情景:

10. “文箫素约”:可能是指文人雅士之间的约定,在中秋节相聚,欣赏月色和美景。同时,“文箫”也暗指了文艺表演或雅趣的活动。

11. “料相逢、依旧花阴”:预测我们会像往常一样在月光下的花丛中相聚。表达了对于团聚的期待和喜悦。

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个人感受:

12. “登眺尚馀佳兴”:登高望远仍然让人感到兴奋和愉悦。这里的“佳兴”指的是良好的情绪和兴致。

13. “零露下衣襟”:露珠打湿了衣服,也暗示了夜晚的凉爽和清新。同时,“零露”也有暗示时间的意味,即深夜时分。接下来这句描绘了酒后的状态:想要沉醉但还保持着清醒的状态。这与“酒半醒”的感觉相似。同时,“零露下衣襟”也暗示了诗人可能是在户外赏月饮酒,感受到露水的湿润和凉爽。诗人想要继续沉醉在美好的夜晚之中,但又必须保持清醒,因为他需要回家或继续参与其他活动。这种感觉是复杂而微妙的。它展现了诗人对于节日的喜爱和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也展示了他在这种时刻所面临的挑战和自我控制力,想沉醉却又保持着清醒的状态为接下来与明月的对话埋下了伏笔最后两句描绘了月夜中的笛声和大海的潮声构成了独特的音乐场景其中还夹杂着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期待可以说这两句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也表达了他对于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以描绘中秋节夜晚的美景和人们的情感为主线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节日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团聚和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深入浅出地描绘了中秋节的氛围和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