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八首 其十七

胡张三背手张弓,黑李四反身架箭。
直饶齧镞古将军,对面髑髅穿一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武林高手过招的精彩场面,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武艺的极致境界。

前两句"胡张三背手张弓,黑李四反身架箭"像电影慢镜头一样,展示了两位高手独特的战斗姿态:一个背着手拉弓,一个反着身搭箭,这种违反常理的姿势暗示他们武功已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后两句更夸张:就算你是古代传说中能用牙齿咬住箭头的神箭手,面对这样的对手,你的脑袋也会被射穿。这里用"髑髅"(骷髅头)这个形象,既增添了画面冲击力,又暗示生死较量的残酷性。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违反物理常识"的动作描写凸显武功之高 2. 通过对比(传说中的神箭手vs现实中的高手)制造戏剧性 3. 最后一句的骷髅意象让比武场面瞬间变得惊心动魄

本质上,这首诗不是在单纯描写比武,而是在赞叹"人外有人"的武学境界——真正的顶尖高手,能打破常规认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技艺巅峰。

释宝印

释宝印(一一○九~一一九一),字坦叔,号别峰,俗姓李,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少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峰。会圆悟归昭觉,留三年。后南游,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晚至径山,谒大慧宗杲禅师。大慧南迁,乃西还。后再出峡,住保宁、金山、雪窦。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敕补径山,召对选德殿。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谥慈辩。为南岳下十六世,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事见《渭南文集》卷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