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雪山

轮台束装日,先愁上雪山。
闻山积冰雪,上比登天难。
但意到日已春尽,未必冰雪不消残。
人言或太过,山灵岂终顽。
今来一千六百里,崎岖先入松门关。
是日微霰天昼晦,尖风刺面痛若刓。
关弁劝速行,迟恐雪封山。
前进后却皆迷漫,行李车薄笨,我车轻且坚。
辕驹既壮健,骖服亦调娴。
仆夫贾勇遂施鞭,二台山店饼熟茶已煎,少息养令筋力完。
从此上绝壁,仰面气生孱。
不复有径路,唯见巑岏高下坚冰相结连。
厚不知几丈尺,积不知几岁年。
左顾崖深黑无底,右盼雪拥白浮天。
中间冰滑不容趾,进寸退尺如牵逆水船。
赖有松栏曲折傍崖护,不然跌死从马日百千。
到此性命拼弃捐,啸侪呼侣众力攒。
巨鞭鞭马马人立,鲜血一道成朱殷。
马籍人力脊破蹄穿不暇顾,人助马力腰弯背屈不敢不息肩。
争鼓喉咙齐喝号,人足马足相盘旋。
更愁来车当顶压,串铃摇荡先令宽处避侧边。
一盘复一盘,盘盘上云端。
红墙一角望见喜生颜。
譬若禹门到顶差一跃,跃上悠然入巨川。
又若两阵相持生死决,出死入生高唱凯歌还。
惊喜翻垂泪,坚忍尚握拳。
不是亲历那知难若此,却笑孙绰天台空赋未必全。

现代解析

这首诗《上雪山》描绘了诗人登上雪山的艰难经历和壮观景象。下面我们用简单的话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精华。

首先,诗的开头就交代了背景:“轮台束装日,先愁上雪山。”诗人在轮台(一个地方名)准备出发,却因为要爬雪山而感到忧虑。

接着,“闻山积冰雪,上比登天难。”诗人听说山上的冰雪堆积如山,爬上去比登天还难。这表现了雪山的险峻。

但是,诗人并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他坚信:“但意到日已春尽,未必冰雪不消残。”他认为,既然春天已经到了,冰雪可能就会慢慢融化。

在登山的过程中,“是日微霰天昼晦,尖风刺面痛若刓。”那天,天空中飘着小雪,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这里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雪山的寒冷。

然而,诗人并没有被困难打倒,“关弁劝速行,迟恐雪封山。”守关的人催促他快点走,怕雪会封住山道。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登山的艰难:“进寸退尺如牵逆水船。”上山的过程就像逆水行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在登山的过程中,诗人遇到了险峻的山崖和厚厚的冰雪,“左顾崖深黑无底,右盼雪拥白浮天。”左看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右看是厚厚的冰雪堆在天空。这里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雪山的雄伟。

尽管困难重重,但诗人并没有放弃,他激励自己:“争鼓喉咙齐喝号,人足马足相盘旋。”大家一起呐喊,人马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终于一步一步地登上了山顶。

登上山顶后,诗人看到了壮观的景象,“红墙一角望见喜生颜。”他看到远处的红墙,心情大悦。这里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登山的喜悦。

最后,诗人用比喻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不是亲历那知难若此,却笑孙绰天台空赋未必全。”他笑着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怎么会知道这么艰难呢?他笑孙绰写天台的诗,觉得写得未必全面。

总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诗人的亲身经历,展示了雪山的险峻和登山的艰难,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但意境深远,充满了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