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同僚胡济鼎的三首律诗之一,通过轻松幽默的笔调展现了同僚间的友谊和官场生活的微妙心态。
前四句用比喻手法描写两人的关系:首句"金明衣绿郎"用华丽服饰暗指两人都是春风得意的年轻官员。"梅仙风致压仇香"则用梅花的高雅对比仇香(可能指代其他官员),暗示胡济鼎的风采更胜一筹。三四句以"紫凤"比喻胡济鼎在朝堂上的出众表现,而"青蚨涴锦囊"则幽默地自嘲囊中羞涩。
中间四句描写他们的日常生活:在洛阳社团(可能指文人聚会)时不拘小节地享用简单饭菜,在雪夜的书房里适合小酌几杯。这些画面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用谦卑的语气说:如果皇帝肯体谅我们这些小官员的忠心("芹曝"是谦辞,指微不足道的奉献),那我们这些"罪臣"(自谦之词)反而会惶恐不安。这种夸张的自谦既体现了官场规矩,又透露出几分幽默感。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雅俗交融,既有"紫凤丹阁"的典雅,又有"菜羹斗酒"的朴实;既有对友人才华的真诚赞美,又有自我调侃的诙谐。通过日常细节和巧妙比喻,展现了明代文人官员既追求风雅又不得不遵循官场规则的复杂心态。
曹泾
(1234—1315)宋歙州休宁人,迁居歙县,字清甫,号弘斋。八岁能通诵五经,研穷经学,尤精诣于朱熹之书。度宗咸淳四年进士。授迪功郎、昌化县主簿。七年,丞相马廷鸾聘主教席,端临之学实出自泾。九年充信州考试官。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充紫阳书院山长,十九年辞归养,不复出。著述甚富,有《讲义》、《书稿》、《文稿》、《韵稿》、《俪稿》、《服膺录》、《读书记》、《泣血录》、《过庭录》、《古文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