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戏赠若庸司训

故人别我有所往,手提木铎犹余响。
郑虔本是樗散翁,永新之行愁鞅掌。
官卑濩落携二子,阿奴络秀随行李。
向非怀抱如江河,谁能落日秋风里。
朅来遗我两翼鹅,荔枝满盘堆红螺。
继以少陵村雨诗,感君思意何其多。
我腹内痞不堪俯,残书剩纸空如堵。
诗成欲遣雪儿歌,酒贱无因为君酤。
细雨黄花岂送行,秋来并作愁人苦。
猗嗟人生好事稀,吴塘路上牵君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不舍又有祝福,还带着点自嘲和无奈。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1. 老友远行
开头说老朋友提着木铃铛(古代教具)要离开,脚步声还在耳边回响。这里用"木铎余响"的细节,让人仿佛看见朋友转身离去的背影,听到渐渐消失的脚步声,特别有画面感。

2. 同病相怜
把朋友比作唐代怀才不遇的郑虔(杜甫的朋友),说这次去永新县当小官就像扛着马鞍般辛苦。提到朋友带着两个孩子赶路,就像古代贤母络秀带着孩子逃难。但夸赞朋友心胸像江河一样宽广,才能在秋风落日的艰苦环境中保持豁达。

3. 暖心礼物
朋友临走送来两只鹅、荔枝和红螺(海鲜),还附赠杜甫的诗。这些看似普通的土特产,在诗人眼里却格外珍贵,因为承载着情谊。特别是把食物和杜甫诗并提,暗示精神食粮比物质更重要。

4. 自嘲现状
诗人说自己肚子有病弯不下腰,家里只剩破书废纸,想写诗唱歌却没好酒招待朋友。这些窘迫的描写反而凸显了真诚——虽然穷,但依然想用诗歌表达情谊。

5. 秋愁加码
最后把细雨、黄花这些秋天景物说成"添愁套餐",突然在吴塘路上拽住朋友衣角这个动作特别真实,就像我们送别时忍不住想再聊几句。最后那句"人生好事稀"道出全诗核心:正因为人生难得有知己,才格外珍惜离别时刻。

全诗妙在把送别写得像生活切片:有鹅肉荔枝的烟火气,有杜甫诗歌的文雅,有拽衣角的顽皮,也有"混得不好"的自嘲。这种真实感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共鸣——好朋友离开时,谁不是这样五味杂陈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