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攻仪真省父用青莲公江上吟韵
百分一棹空琼舟,唱将雏曲江水头。蛾眉月光扫半淡,鹢羽风势疾还留。
子等待成千里骥,叔兮拚作一沙鸥。骨透烟霞疑出世,门传组绶积崇邱。
放笔兴酣摇五岳,佩纫容臭耀中州。膝前为答尊翁道,山泉莫合江波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李攻仪去探望父亲的温情画面,充满了对亲情、理想和人生境界的赞美。
开篇用"百分一棹空琼舟"形容小船轻盈地划破水面,就像一片琼玉漂浮在江上。送行的人们在江边唱着送别的歌谣,月光淡淡地洒在江面,风势时急时缓,仿佛也在挽留远行的人。
诗人用"千里骥"比喻李攻仪前程远大,像一匹能日行千里的骏马;而自比为"沙鸥",甘愿做一只自由自在的水鸟。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祝福,也流露出自己淡泊名利的心境。
后几句赞美李攻仪家风高尚,像烟霞般超凡脱俗,家族世代为官,积累了不少功业。诗人豪迈地说自己挥笔作诗时气势磅礴,连五岳都为之震动,佩戴的香囊在中原大地上闪耀光芒。
最后两句最是动人:诗人嘱咐李攻仪见到父亲时,要像山泉汇入江流那样自然地向父亲表达孝心。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温馨,把父子亲情比作山水相依的自然关系,暗示孝心要像流水一样自然流露。
全诗通过送别场景,展现了真挚的友情、温暖的亲情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用生动的自然意象来表达情感,让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饱含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