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秋兴六首 其三

零落栖迟不自由,山城风雨晚登楼。
邻墙枣熟儿童喜,陌上桑姑少妇愁。
月魄阴沉鱼脑减,星河迢递雁声遒。
閒闺病起空搓手,三月朝簪不上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山城中的孤独与无奈,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和自然景象的对比,传递出深深的愁绪。

首联“零落栖迟不自由,山城风雨晚登楼”直接点明主题:诗人漂泊无依,生活困顿,连行动都不自由。傍晚时分,他在风雨中登上城楼,内心充满孤寂。这里的“风雨”不仅是自然天气,也暗示人生的坎坷。

颔联“邻墙枣熟儿童喜,陌上桑姑少妇愁”通过对比展现人间百态:邻居家的枣子熟了,孩子们欢天喜地;而田间采桑的少妇却满面愁容。这一喜一悲的对比,凸显了生活的复杂性和诗人对普通百姓的关注。

颈联“月魄阴沉鱼脑减,星河迢递雁声遒”转向自然景象:月亮被乌云遮蔽,鱼群减少(可能是天气转冷的征兆);银河遥远,雁叫声显得格外有力。这些意象烘托出秋天的萧瑟,也暗示诗人内心的苍凉。

尾联“閒闺病起空搓手,三月朝簪不上头”聚焦一个细节:闺中女子病愈后无所事事,只能搓手发呆;连春天的发簪都懒得戴了。这个画面生动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空虚和无奈,与开头的“不自由”形成呼应。

全诗通过山城秋景、邻里生活、自然变化和闺中细节,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人在困境中的无力感。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让读者通过一个个画面去感受那种挥之不去的愁绪,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表达”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