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道中
吕翁祠前秋草衰,邯郸道上车轮回。
青山一片市朝改,白日欲下朝歌隈。
平原客散赵宫废,魏家歌舞寒烟积。
世间万事春梦中,枕边岂羡仙人术。
吁嗟乎仙人一去不复来,洞箫寂寞青鸾哀。
黄粱踪迹俱尘埃,行人夜渡漳河水,但见当年铜雀台。
青山一片市朝改,白日欲下朝歌隈。
平原客散赵宫废,魏家歌舞寒烟积。
世间万事春梦中,枕边岂羡仙人术。
吁嗟乎仙人一去不复来,洞箫寂寞青鸾哀。
黄粱踪迹俱尘埃,行人夜渡漳河水,但见当年铜雀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邯郸古道的沧桑变迁,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人生虚幻的感慨。
诗的开头用"秋草衰""车轮回"营造荒凉氛围,吕翁祠(吕洞宾祠堂)前的衰草和不停转动的车轮,暗示时光无情流逝。接着用青山依旧、市朝变迁的对比,以及夕阳西下的画面,展现历史更迭的必然。
中间部分通过"赵宫废""魏家歌舞"等历史典故,带出战国时期赵国、魏国的繁华盛景如今只剩寒烟积尘。诗人由此感悟:人间万事都像春梦般虚幻,连枕边仙术都不值得羡慕——这里化用了"黄粱一梦"的典故,说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梦。
最后以仙人不再、青鸾哀鸣的意象,强化了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主题。行人夜渡漳河时,只能看到残存的铜雀台(曹操修建的著名建筑),这个结尾画面既点明地点,又留下无限怅惘。
全诗用通俗的意象组合(秋草、车轮、夕阳、寒烟等),将历史沧桑感与人生虚幻感融为一体。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辉煌终成黄土"的共鸣,让读者自然联想到自己生命中逝去的美好,产生共情。诗中用典自然不晦涩,即使不了解具体历史典故,也能通过整体意境感受到时光无情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