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圯(发表于1931年)

一向屯兵事垦田,参军拓地至沙连。
泉甘土美难容弃,食尽身歼剧可怜。
姓字尚留原上石,岁时争献墓头钱。
小儒立马秋风里,碑碣搜寻为怆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军人一边打仗一边开荒种地的故事,充满悲壮感。

前四句讲军人开荒的艰辛:士兵们长期驻扎边疆,一边练兵一边开垦荒地。有个参军(军官)带队开拓到沙连这地方,发现这里泉水甘甜、土地肥沃,实在舍不得放弃。但最终粮食耗尽、将士牺牲,结局特别让人心痛。

后四句写后人纪念:牺牲将士的姓名还刻在原野的石碑上,每年都有百姓自发来墓前祭奠。诗人(自称"小儒")站在秋风中看着这些石碑,仔细辨认碑文时,内心充满悲伤。

全诗通过三个画面打动我们: 1. 军人放下武器拿锄头的反差画面 2. "甘泉沃土"与"食尽身歼"的强烈对比 3. 秋风里后人默默凭吊的萧瑟场景

最戳心的是"姓字尚留原上石"这句——那些连名字都没留下的普通士兵,用生命把荒地变成良田,后人吃着他们开垦的土地长出的粮食,却可能根本不知道他们的故事。诗人站在石碑前的沉默,其实是对所有无名英雄的致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