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佛教中关于时空、修行和觉悟的深刻道理。
前四句说:一粒尘埃可以包含整个宇宙(法界),一个念头可以穷尽无限智慧(毗卢)。极短的距离(咫尺)可以跨越三千大千世界,一瞬间(刹那)可以超越过去现在未来。这是在说修行达到的境界——时空的界限被打破,万物融为一体。
中间用三个比喻讲不同修行阶段的人:
1.过去的佛(如来)像掉进井里的秤砣——已经沉到底,不再动摇(指彻底觉悟)
2.现在的菩萨们像在填沟——还在辛苦修行
3.未来的修行人多如麻粟——指盲目跟风修行的人很多
最后两句最妙:说这些人就像捡到邻国(新罗)的箭就沾沾自喜,其实都是没真正开悟的"假把式"。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很多人修行只学到表面功夫,捡到点皮毛就自以为了不起,其实离真正的觉悟还差得远。
全诗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秤砣、填沟、麻粟、捡箭)来比喻深奥的佛理,既形象又带着几分幽默的讽刺,提醒修行不要流于形式,要有真正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