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同皋羽作
项王重瞳气盖世,叱咤喑哑万夫废。
交割河山杯酒中,弱肉眈眈恣虎视。
帐列爪士吞鲸鼍,神锋技击光荡摩。
中有一人亦拔剑,是楚是汉舞婆娑。
须臾壮夫拥盾入,怒目而语眦尽裂。
项王喣妪无一言,楚国孤臣泪流血。
玉玦何劳再三举,拂衣竟作彭城死。
沐猴而冠何足云,君看五采成龙文。
交割河山杯酒中,弱肉眈眈恣虎视。
帐列爪士吞鲸鼍,神锋技击光荡摩。
中有一人亦拔剑,是楚是汉舞婆娑。
须臾壮夫拥盾入,怒目而语眦尽裂。
项王喣妪无一言,楚国孤臣泪流血。
玉玦何劳再三举,拂衣竟作彭城死。
沐猴而冠何足云,君看五采成龙文。
现代解析
这首《鸿门宴同皋羽作》用生动的画面感,再现了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场景,同时暗含对项羽性格悲剧的深刻反思。
第一部分:项羽的霸气与危机(前六句) 开篇用"重瞳""盖世"等词突出项羽的天生威猛,他一声怒吼就能震慑万人。但紧接着用"杯酒交割河山"讽刺他轻率处理政权——刘邦在酒桌上假装恭顺,项羽却像老虎盯着猎物般放松警惕。帐中武士森严如巨兽,剑光闪烁,但真正的危机已潜伏其中。
第二部分:宴席上的暗流(中间六句) "拔剑起舞"是鸿门宴经典场景:项庄舞剑意在刺杀刘邦,而项伯起身对舞保护刘邦。"拥盾闯入的壮夫"是樊哙,他怒目圆睁的细节描写,与项羽"沉默不语"形成对比——项羽此刻的优柔寡断,让忠诚的范增(楚国孤臣)急得流泪,暗示错失良机。
第三部分:悲剧的必然(后四句) "玉玦"指范增三次举玉示意项羽下决心,但项羽最终放走刘邦。"拂衣赴死"预言项羽日后兵败彭城的结局。最后两句辛辣讽刺:说项羽是"沐猴(猴子)戴冠"都算客气了,你看那真正的龙纹(帝王气象),早属于刘邦了。
全诗精髓: 诗人通过紧凑的镜头语言,揭示了项羽失败的核心原因——匹夫之勇遇上政治智慧时的致命缺陷。勇猛可以震慑战场,但优柔寡断和虚荣心(如放过刘邦以显大度)却会葬送江山。诗中每个动作描写(舞剑、瞪眼、流泪)都是历史转折的关键瞬间,让读者感受到命运在细节中崩塌的震撼。
方凤
(1240—1321)宋元间婺州浦江人,一名景山,字韶卿(韶父),号岩南。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