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陈宗调荣归

六龙御极绥八荒,励精图治求俊良。
陈君自昔工词章,倒挽文星归笔铓。
翩然掉鞅驰文场,凌风一箭誇穿杨。
圣恩与海同汪洋,锦衣特许荣故乡。
五花骏马青丝缰,春风蹀躞岐路傍。
闽山峨峨闽水长,此行山水俱增光。
况复慈亲在北堂,天开寿域殊未央。
上堂拜献紫霞觞,下堂戏舞斑斓裳。
萱花玉树相辉煌,堂中蔼蔼春无疆。
丈夫功名须早偿,莫教玄鬓生秋霜。
鸣珂伫待归岩廊,披肝露胆酬君王。
上令治道跻虞唐,下令黎庶臻平康。
龙章指日重显扬,千秋万古长流芳。
我家双亲七十强,别来甘旨无由将。
君行未得同翱翔,引涕空望天南方,千里万里云茫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陈宗调的朋友衣锦还乡的场景,表达了对他功成名就的祝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父母的思念和功名未成的遗憾。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1. 开篇(前六句):
用"六龙御极"形容皇帝治理天下,说明朝廷正在选拔人才。陈宗调文采出众,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就像神箭手一箭射中靶心那样出色。

2. 主体部分(中间大部分):
详细描写陈宗调荣归故里的风光场景:
- 皇帝恩准他穿着锦衣还乡
- 骑着装饰华丽的骏马
- 家乡的山水都因他而增光
- 家中母亲健康长寿
- 可以回家尽孝,向母亲敬酒
诗人劝勉他要趁年轻建功立业,将来回朝继续报效君王,让天下太平。

3. 结尾部分(最后五句):
笔锋一转,写到自己:
- 父母已经七十多岁
- 自己不能像陈宗调那样侍奉父母
- 只能遥望南方思念父母
这里通过对比,既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也流露出自己的遗憾和思亲之情。

诗歌特色:
- 用很多生动的比喻:如把写文章比作"倒挽文星",把考试成功比作"穿杨箭"
- 画面感强:锦衣还乡、骑马春风、敬酒祝寿等场景如在眼前
- 情感真挚:既有对朋友的衷心祝贺,也有对父母的深切思念
- 结构巧妙:通过他人荣归反衬自己思亲,更显情感真挚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既展现了传统文人建功立业的理想,又表达了普通人思念亲情的真实情感,两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让诗歌既有壮志豪情,又充满人情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