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庸从兄自楚北归里赋呈 其二

薄宦三年别,穷途百感侵。飘零余老泪,飞动失雄心。

暂共烽边隐,曾劳泽畔吟。新诗留石镜,激烈总哀音。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在外做小官三年的兄长终于回到家乡,诗人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复杂感受。

前两句"薄宦三年别,穷途百感侵"直接点明主题:兄长在外做小官三年,尝尽人间冷暖,如今归来时已是满心沧桑。"薄宦"说明官职卑微,"穷途"暗示仕途不顺,短短十个字就勾勒出一个失意文人的形象。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意象继续深化这种感受:"飘零"像落叶般无依无靠,"老泪"说明心已苍老;"飞动失雄心"用鸟儿折翼比喻壮志消磨。"烽边隐"指在战乱中暂避,"泽畔吟"借用屈原被放逐的典故,暗示兄长也曾像屈原一样在困境中写诗抒怀。

最后两句"新诗留石镜,激烈总哀音"最打动人心。石镜可能是指刻诗的石碑,说兄长的新诗虽然文字激昂,但字里行间总带着哀伤。这种"用豪放写哀愁"的手法,让悲伤显得更加深沉。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两个久别重逢的兄弟在灯下谈心,一个轻声诉说这些年的不如意,另一个默默倾听,最后所有的心酸都化作一声叹息。诗人用最平实的语言,写出了天下所有失意文人的共同心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