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

别浦云凉,平沙日淡,短亭薄寒初作。
筝柱慵调,空忆态奴弦索。
玉宇回、千里飞来,风笛唤、一声吹落。
谁觉?
料不胜清怨,等闲漂泊。
可念芳音辽阔。
又社燕初归,素书难托。
结阵横空,细与玉人商略。
送远目,枫树关河,拥愁眠,碧湘楼阁。
听却。
奈酒醒欹枕,情怀正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别浦云凉,平沙日淡”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江边云淡风轻,沙滩上太阳渐渐西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接着,“短亭薄寒初作”描绘了在简短的亭子里,初秋的寒意刚刚开始显现。这里的“短亭”可能是指临时的休息处,让人感到旅途的艰辛。

“筝柱慵调,空忆态奴弦索”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心不在焉,连弹筝的兴致都消失了。这里的“筝柱慵调”指的是弹筝时心不在焉,弦索的音调也变得混乱。

“玉宇回、千里飞来,风笛唤、一声吹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仿佛看到了玉宇(天空)中的千里景象,风笛声声,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但最终只是一声叹息。

“谁觉?料不胜清怨,等闲漂泊。”这里诗人自问,有谁能理解我心中的清怨,我在这茫茫人海中漂泊,却无人相伴。

“可念芳音辽阔。又社燕初归,素书难托。”诗人思念着远方亲人的声音,但又因为距离遥远,无法托人带去一封信。

“结阵横空,细与玉人商略。”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想象着与亲人相聚的场景,仿佛在空中排列着阵势,与亲人商讨着什么。

“送远目,枫树关河,拥愁眠,碧湘楼阁。”诗人望着远方的枫树和河流,心中充满了愁绪,仿佛拥抱着这些愁绪入眠。

最后,“听却。奈酒醒欹枕,情怀正恶。”诗人试图用酒来麻痹自己,但酒醒之后,心中的愁绪更加浓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