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人生漂泊中的感慨和思乡之情,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复杂的情感。
上片开头用"岘首亭空"描绘出一座空荡荡的亭子,暗示人去楼空的寂寥。劝人不要像古人羊祜那样在碑前落泪,因为做官在外就像暂时寄居。不如学山野老人,借酒消愁。这里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下片用神话中的"鲛人"(传说中住在水里的神秘生物)来比喻,叫它别解下江边的玉佩,暗指不要轻易放弃归乡的念头。"晕红萦翠"描绘出晚霞映照下绚丽的色彩,最后用"细织回文字"比喻把思乡之情像织锦一样细细编织成回文诗(一种可以正反读的诗),既美丽又含蓄。
全词用典自然,把漂泊的无奈、思乡的缠绵都融入山水景色中,既有文人的雅致,又不失真挚情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仕途与归隐间矛盾挣扎,最终选择将思念化作艺术创作的人生态度。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