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窗夜课风雨鸣檐百端交集凄然成咏 其三

西风动禾黍,败叶堕梧楸。空寄蜉蝣世,难寻麟凤洲。

烦忧伤拥树,多难怕登楼。怅恍重泉杳,孤魂何处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夜风雨中的孤独与忧愁,充满了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感慨。

诗的开头"西风动禾黍,败叶堕梧楸"用秋风扫过庄稼、枯叶从梧桐树上飘落的景象,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氛围。这不仅是写实,也暗示着人生的衰败与无常。

"空寄蜉蝣世,难寻麟凤洲"这两句用蜉蝣(一种朝生暮死的小虫)比喻人生的短暂,用"麟凤洲"(传说中祥瑞之地)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却难以寻觅的无奈。

"烦忧伤拥树,多难怕登楼"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愁绪。抱着树伤心,害怕登高望远,因为登高往往会让人更加感受到孤独和人生的艰难。

最后两句"怅恍重泉杳,孤魂何处求"将情感推向高潮。"重泉"指黄泉,诗人恍惚间感到死亡遥远,不知自己孤独的灵魂该去往何处,表达了对生命归宿的迷茫与痛苦。

整首诗通过秋风、落叶、蜉蝣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人在面对自然变迁和人生困境时的孤独无助。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痛苦",而是用具体的景物和比喻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挥之不去的忧伤,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而深刻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