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泽多丰年

帝德方多泽,莓莓井径同。八方甘雨布,四远报年丰。
廒庾千厢在,幽流万壑通。候时勤稼穑,击壤乐农功。
畎亩人无惰,田庐岁不空。何须忧伏腊,千载贺尧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盛世农耕图,核心思想是歌颂明君德政带来的丰收景象。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自然与政策的双重恩赐
开篇用"帝德"(君王恩德)和"甘雨"(及时雨)的并列,巧妙点明丰收既靠老天降雨,更依赖好政策。诗中"八方""四远"这些词,就像用无人机航拍镜头,展现出全国农田都绿油油的壮观画面。

2. 生动的丰收图鉴
诗人用"千厢粮仓""万条溪流"这种具体数字,让我们仿佛看到谷仓堆满、灌溉畅通的场景。特别有趣的是"击壤乐农功"这句,描写农民们丰收后像孩子玩丢土块游戏般快乐,比直接说"很开心"生动十倍。

3. 理想社会的缩影
最后四句勾勒出理想农村:农民勤快不偷懒,粮仓年年不空闲。"何须忧伏腊"这句最妙——伏天腊月都不用担心饿肚子,就像现代人说"实现财务自由"一样,是古人对温饱生活的最高向往。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没有直接夸皇帝多英明,但通过粮仓、溪流、欢笑这些具体画面,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太平盛世的幸福感。这种用生活细节展现大主题的手法,比直接喊口号高明得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