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偶书

壮心一片今犹昔,浮世多岐自町畦。
巷伯谩劳伤贝锦,伏波谁与辨文犀。
从来山水知音少,何怪雌雄过眼迷。
赖有婵娟天际月,夜深还照小窗西。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纷扰世事中坚守初心、寻求精神慰藉的情感。

首联"壮心一片今犹昔,浮世多岐自町畦"说:我年轻时的雄心壮志至今未改,但现实世界充满岔路,让人迷失方向。就像走在田间小路上,容易走错路。

颔联用两个典故:"巷伯谩劳伤贝锦"指小人搬弄是非,就像古代巷伯(官名)徒劳地分辨美丽的贝锦(比喻谗言);"伏波谁与辨文犀"说像伏波将军马援那样能辨别真伪的人太少了。这两句感叹世上懂自己的人太少。

颈联"从来山水知音少,何怪雌雄过眼迷"进一步说:自古以来能在山水间找到知音的人就很少,难怪人们常常分不清事物的真假好坏。

尾联"赖有婵娟天际月,夜深还照小窗西"是亮点:幸好还有天上那轮明月,在深夜依然照亮我的小窗。这里月亮象征着永恒的精神寄托,是诗人在迷茫世界中的慰藉。

全诗通过对比世事的复杂与人心的孤独,最终在自然景物中找到心灵归宿,展现了传统文人"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容易引起现代人面对复杂社会时类似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