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娃宫一首(相传吴王故宫)
释越来妖艳,穷吴事俊游。
笑谈遗庙社,绘罽及山丘。
鹓宿离宫瓦,龙移别浦舟。
楯陈金制巧,床莹玉光浮。
破雨惊枫落,驰烟入虎流。
莼羹摘千里,荷盖拥长洲。
缓缓花开陌,弯弯月照州。
轻风香径暖,微步屧廊幽。
红喜鲈堪切,黄嗔蟹不收。
池痕测朝夕,乡思属温柔。
祇顾山衔日,何知饵带钩。
味于重处减,心记捧时谋。
鲸鬣翻溟渤,金星犯斗牛。
六千君子锐,二八国人忧。
泰伯三称让,姑苏一战休。
共沉那有井,独坠苦无楼。
人去扁舟远,僧来野寺修。
宫乌今骇散,台鹿任鸣呦。
月为朱栏暗,山含翠黛愁。
烛残新别泪,泉咽旧歌喉。
一代仇人事,千年壮士羞。
东门抉眼在,怒气溢潮头。
笑谈遗庙社,绘罽及山丘。
鹓宿离宫瓦,龙移别浦舟。
楯陈金制巧,床莹玉光浮。
破雨惊枫落,驰烟入虎流。
莼羹摘千里,荷盖拥长洲。
缓缓花开陌,弯弯月照州。
轻风香径暖,微步屧廊幽。
红喜鲈堪切,黄嗔蟹不收。
池痕测朝夕,乡思属温柔。
祇顾山衔日,何知饵带钩。
味于重处减,心记捧时谋。
鲸鬣翻溟渤,金星犯斗牛。
六千君子锐,二八国人忧。
泰伯三称让,姑苏一战休。
共沉那有井,独坠苦无楼。
人去扁舟远,僧来野寺修。
宫乌今骇散,台鹿任鸣呦。
月为朱栏暗,山含翠黛愁。
烛残新别泪,泉咽旧歌喉。
一代仇人事,千年壮士羞。
东门抉眼在,怒气溢潮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馆娃宫一首》以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宫殿为背景,通过描绘昔日的奢华与如今的衰败,展现了历史兴亡的深刻主题。
诗歌开篇用对比手法:当年越国进献美女西施("越来妖艳")迷惑吴王,吴国却沉迷享乐("穷吴事俊游")。接着用一系列华丽意象——彩绘的宫殿、玉光闪烁的床榻、龙舟画舫,重现当年吴宫的奢靡生活。"破雨惊枫落"突然转折,暗示繁华如风雨中的枫叶终将凋零。
中段通过"莼羹""荷盖"等江南风物,与"红喜鲈堪切"(吃鲈鱼)"黄嗔蟹不收"(嫌弃螃蟹)的细节,生动表现吴王沉溺享乐的状态。"味于重处减"巧妙双关:既说美食吃多会腻,也暗指放纵终将招祸。
后段笔锋直转:用"鲸鬣翻溟渤"(巨浪)"金星犯斗牛"(凶兆)预示吴国将亡。结尾"东门抉眼在"用伍子胥"死后挖眼悬东门"的典故,将怒涛比作千年不息的悔恨,让钱塘江潮成了历史审判的象征。
全诗像一部历史纪录片:镜头从金碧辉煌的宫殿慢慢推向残垣断壁,最后定格在汹涌的江潮。诗人用"月暗朱栏""山含翠愁"等拟人化描写,让景物替历史发出叹息,警示世人:纵欲亡身,骄奢误国。
王阮
(?—1208)宋江州德安人,字南卿。王韶曾孙。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对策极言迁都建康以图进取。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整修战备,金人不敢犯。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特命入奏,诱以美官,遭拒大怒,批旨予祠。归隐庐山以终。有《义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