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诸罗县馆室(此诗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醉上篮舆醒著鞭,似因行路谢尘缘。
秋心远水清于梦,野兴孤云澹欲仙。
客里逢迎随耳目,城中气味异山川。
解龟应有为农日,愿受无人处一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公务旅行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复杂心情。

开头两句写诗人醉醺醺地上了轿子,醒来后又拿起马鞭赶路,暗示公务繁忙、身不由己的状态。"谢尘缘"透露出想远离世俗烦恼的念头。

中间四句是诗中最美的部分:秋日的心境像远方清澈的河水一样纯净,野外的兴致如同孤云般淡泊,几乎要羽化登仙。在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都随意而自然,但城里的氛围与山川野趣完全不同。这里用"清于梦"、"澹欲仙"等比喻,把抽象的感受写得生动可感。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心愿:等到卸任后,一定要去过农耕生活,哪怕是在偏僻无人之处找块地耕种也好。"解龟"指辞官,"一廛"是古代分给农民的宅基地,这个结尾明确道出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田园的渴望。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比公务旅行与野外闲趣、城市与山川,表达了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精神追求——在仕与隐之间的矛盾心理。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放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