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镇新河纪成

清时共羡济川才,金简曾探禹穴来。
白马中沉河势断,元夷东北海门开。
帆樯吴越输粳稻,烟水青齐辟草莱。
四载勤劳问熊轼,百年勋业属麟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治理新河的功绩,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可以这样分析:

第一句"清时共羡济川才"是说:在太平盛世,人们都羡慕那些能治理河流的人才。这里用"济川"比喻治水能人,就像现代人称赞水利专家一样。

第二句"金简曾探禹穴来"借用大禹治水的典故:治河专家们像古代大禹一样,带着重要文书(金简)实地考察(探禹穴),说明治河工作既专业又认真。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治河成果:
"白马中沉河势断"说原本泛滥的河水(白马象征汹涌的河流)被控制住了;"元夷东北海门开"指疏通了入海口。这两句就像在说:原来泛滥的河流被驯服了,入海口也畅通了。

"帆樯吴越输粳稻"描写江南的粮船可以顺利通行;"烟水青齐辟草莱"说山东一带原本荒芜的水域也被开发出来。这就像在拍纪录片:看,现在货船能运粮食了,荒芜的水域也变良田了!

最后两句是点赞:
"四载勤劳问熊轼"说官员们(熊轼指官员的车驾)辛苦工作四年;"百年勋业属麟台"称赞他们的功绩会被载入史册(麟台指史馆)。简单说就是:干部们辛苦了,你们的功劳会被历史记住!

全诗用具体画面和典故,把枯燥的治河工程写得生动有力。就像用"前后对比照片"展示治水成果:从洪水泛滥到航运畅通,从荒滩到良田,最后给建设者颁发"历史贡献奖"。这种把实事写出诗意的写法,既记录了工程成就,又让后人感受到治水的重要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