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深山的仙人形象,充满超脱尘世的意境。我来逐句解析:
开头四句像电影镜头:上方是青翠的松林,下方铺着白石小路,中间有位自称"枯松老"的修行者。这里用"碧松""白石"的鲜明色彩对比,营造出清幽的仙境氛围。
中间六句刻画仙人形象:他像千年古松般静坐,身体如枯木般静止,面容严肃冷峻,却总说"空虚"才是至境。最妙的是"袖出天甲书"这个动作——随手掏出仙家典籍,却对世人珍视的《鸿宝》秘笈不屑一顾,凸显其超然物外的气质。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这位仙人真令人向往,我想拜他为师。这里"可人"不是指外貌可爱,而是说品格令人钦佩,传递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精髓在于用"枯松"这个意象贯穿:既是仙人自号,又暗喻其历经沧桑却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通过环境烘托、外貌描写、动作细节,层层递进地塑造出一个看破红尘、返璞归真的得道者形象,表达了对这种超脱境界的憧憬。
黄文雷
黄文雷,字希声,号看云,南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辟为酒官。舟归次严陵滩,溺死。有《看云小集》。事见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黄文雷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及《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