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雨连绵的暮春景象,通过日常细节传递出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开头"日日雨霏霏"用重复的"日日"强调雨季漫长,让人只能闷在屋里,对外界变化浑然不觉。诗人想寻找春天残留的花朵,却发现连柳絮都飘尽了——这个细节特别生动,就像我们翻日历突然惊觉"原来春天都快过完了"。
中间两句写得很有生活趣味:蚕宝宝把用来写字的桑纸都吃光了,燕子急着在摇晃的旧巢上筑新窝。这些春天特有的小忙碌,反而让诗人更清晰地感受到季节的更替。
最后两句点出全诗主旨:春天匆匆离去的样子,就像在催促人变老。诗人说"羞作送春诗",其实是用反语表达内心的不舍——明明很在意春天流逝,却故意装作不在意。这种含蓄的情感表达,让离愁显得更真实动人。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惜春"情绪,转化成了下雨、蚕吃纸、燕子筑巢等看得见的画面,让读者从生活细节中自然体会到时光流逝的无奈。
张弋
张弋,旧名奕(或作亦),字彦发,一字韩伯,号无隅翁,祖籍河阳(今河南孟县)。不喜为举子学,专意于诗,与戴复古、赵师秀等多有酬唱。曾入许定夫幕,欲命拜官,不受。后死于建业(《贵耳集》卷上)。有《秋江烟草》一卷。事见本集末附宁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丁煜《秋江烟草跋》。张弋诗,以汲古阁影宋钞《南宋群贤六十家小集·秋江烟草》为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