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溪怀古

忆昔西施人未求,浣纱曾向此溪头。
一朝得侍君王侧,不见玉颜空水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西施的故事,用溪水比喻命运的无常,语言简单但意味深长。

前两句像放老电影:西施还是普通村姑时,天天在这条小溪边洗衣服,那时候没人知道她将来会怎样。"人未求"三个字很妙,既说当时没人追求她,也暗示她还没被命运选中。

后两句突然快进到人生巅峰:当她成为吴王宠妃后,溪边再也见不到她的身影。最绝的是"空水流"——溪水还在流,但没了美人倒影,仿佛流水都变得空虚。这里藏着对荣华富贵的暗讽:风光一时,最终连溪水都留不住她的容颜。

全诗像用溪水当镜子,照出两个西施:一个是真实的浣纱女,一个是传说中的人偶。诗人没说出的潜台词是:成为政治工具的西施,真的比当初在小溪边洗衣服时更幸福吗?这种留白让读者自己品味,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