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通俗的语言讲了一个菖蒲(一种水边植物)的故事,暗含人生哲理。
前四句说菖蒲搬家:它永远离开了寒冷幽深的山涧,搬到了寺庙(宝坊)旁清幽的地方。落脚时不像其他植物非要选险峻的石头,遇到急流时也懂得退让——这里用拟人手法,把菖蒲比作懂得审时度势的聪明人。
中间两句用对比手法:江边的芦苇太固执倔强(强刚愎),野生的藤蔓又过分柔弱(太优柔)。而菖蒲既不固执也不软弱,展现了中庸的智慧。
最后两句是俏皮话:这么好的菖蒲,迟早会被仙人当食物,连王公贵族吃了也不会觉得丢脸。这里其实是在夸菖蒲品格高贵,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
全诗通过描写植物的特性,实际上在讲做人的道理:要像菖蒲一样,既保持气节又懂得变通,既不强硬也不懦弱,这种品质终会获得认可。诗人用日常事物讲大道理,生动有趣又发人深省。
饶节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