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长春宫举行的道教祈福仪式,充满了仙气飘飘的祥瑞氛围。
前两句写主祭道士的风姿:他瘦削的身影像鹤一样轻盈,站在高高的玉石祭坛上。"棱棱"形容骨感,"觚坛"指有棱角的祭坛,这些细节让画面很有立体感。
中间四句展现仪式盛况:仰望天空能看到象征祥瑞的星象(三能星),仿佛听到云端传来"万岁"的欢呼。道士书写的符篆沟通天地,众人诚心祈祷年成丰收、天下太平。这里"气篆"指道教符咒,"心章"比喻虔诚的祝祷。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丰收就是最好的祥瑞(金穰指金色稻穗),皇帝更看重实实在在的丰收,胜过传说中的仙草灵芝。这既赞美了皇帝务实,也暗含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全诗用"鹤影""玉坛""云所""符篆"等意象营造出空灵意境,但落脚点却很实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种将道教仪式与民生关怀相结合的写法,既有超凡脱俗的仙气,又饱含人间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