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夹漈草堂

堂后青松百尺长,堂前流水日汤汤。
西窗尽是农桑域,北牖无非花葛乡。
罢去精神浑冉冉,看来几案尚穰穰。
不知此物何时了,待看临流自在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气息的隐居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草堂周围的环境:屋后是高大的青松,屋前是日夜流淌的溪水,西窗外是农田桑林,北窗外是花草葛藤丛生的野地。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被自然环抱的清净居所,让人感受到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

后四句转向描写诗人的状态和心境。"罢去精神浑冉冉"写放下世俗事务后的慵懒放松,"看来几案尚穰穰"说书桌上还堆着未处理的文书。这两句形成有趣对比,展现了隐居者矛盾的心理:既享受闲适,又难以完全摆脱俗务。最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流露出对彻底放下束缚、临溪自在地生活的期待。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朴实自然的语言,生动呈现了古代文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图景,以及他们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微妙心态。诗中"青松""流水""农桑""花葛"等意象,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自然的典型符号,共同营造出淡泊明志的意境。

郑樵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生于北宋崇宁三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立志读遍古今书,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1162年4月26日)。郑樵著述有80余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遗文,其中《通志》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0